要瞭解統計就必須要有一些基本的先備知識,以下是我整理的有關於統計的一些名詞解釋以及基本概念,先瞭解以後對於統計的瞭解會比較有幫助。
統計學的分類
◎ 描述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描述統計的目的在於使用計算、測量、描述、劃記等等方法,將一群資料加以整理、摘要和濃縮,使容易了解其所含的意義和其中所傳遞的訊息的性質(林清山,民81)。
使用時機:通常我們會在初步瞭解我們所蒐集資料的時候來使用描述統計,對收集資料作檢誤的時候也會先看描述統計的結果。
◎ 推論統計(inferential statistics):推論統計主要的目的是以隨機抽取(random sampling)從可以收集到的樣本(sample)中去瞭解母群(population)的性質,在說明其估計正確的可能性(likelihood)和錯誤的機率(probability)。
使用時機:社會科學使用調查研究的時候常常會使用到(就是我們啦!),尤其是教育研究或是心理學,通常我們會用問卷調查或是分析次級資料庫作為研究方法,因為不可能全部的對象都調查,所以只是抽取部分樣本,用來去反推原本想要看的母群,比如說北區的國中生,或是18~25歲的未婚者之類。PS:描述統計跟推論統計還有一個不同點是,描述統計是你可以掌握你想要呈現的所有資料的,而推論統計你並沒有掌握你想要呈現的所有資料。
◎ 實驗設計(design of experiments):實驗研究的目的在於考驗實驗假設中所列出的自變數與依變數之間的函數關係,實驗者操弄自變數以觀察其對依變數所發生的影響。這中間必須要控制好其它可能的影響與誤差。隨實驗設計的不同,使用的統計方法也不一樣。
使用時機:比如營養或醫學要測定食物或藥物對於疾病、實驗動物在某些病症上面的反應,就可以作此操弄,多半會用t-test或是ANOVA。而在社會科學或行為科學的研究當中,研究者是在實際情境當中進行研究,就要作『準實驗設計』,這是研究者明知干擾因素會影響實驗結果,但沒有辦法在實驗進行時加以排除或控制,這樣研究者就只能用『統計控制』的方法,用共變數分析等等方法把影響結果的因素抽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